初建于1978年,始称“江西省上清师范万年分校”。
1980年,“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由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县级建制。
1991年成立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招 生就业办公室、工会、团委会、妇女联合委员会。近几年来,她接连“出彩”。2000年荣登全省重点师范学校宝座,2001年省定点试办“三、二”分段五年制大专,她跃身其中。先后获得县级“文明单位”,市级“教育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市级“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级“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占地十万平方米的万年师范,座落在万年县城北,东依皖赣铁路,西临206国道和万昌公路。这是一所极具风采,魅力四射的园林式育人基地。 她有优雅的办学环境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固定资产价值早在2004年就达4000万元;现代化教学辅助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教学楼、科研楼、琴楼、微机楼、实验楼、舞蹈练功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音像室应有尽有。图书馆存藏古今中外各类书刊15万余册。理化生基础实验及专业基础实验都能满足教学需要。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素质教育基地均已建立。
专业设置方面,大专类包括:小学教育、英语教育、日语教育、幼师、计算机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中专类包括:电脑文秘、电脑美术、旅游英语、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电脑操作,电子电器,体育保安;高中类包括:普通高中、音体美特色高中。
学院 | 开设专业 |
---|---|
江西省万年师范教育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心理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文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政法学院 江江西省万年师范外国语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音乐学院 江江西省万年师范美术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商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化学化工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体育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地理与环境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城市建设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传播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软件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财政金融学院 江西省万年师范初等教育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心理学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历史学、旅游管理、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 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日语专业 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 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表演、民族传统体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管理 教育技术学、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 英语、日语 软件工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小学教育 |
科教大楼
亭台楼阁
早在2004年就有教职工128人。师资中:研究生17人,本科61人,大专18人,高级讲师15人,讲师46人,助讲20人。平均年龄39岁。他们教学教研硕果累累,在全省中师学科中心组占有9个席位,获得曾宪梓基金奖2人,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6人/次,在省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97人/次。其中论文获国家奖励9人/次,获省级奖64人/次。
几十个春秋的办学历程,万年师范写就了一部辉煌史。先后招收余干、鄱阳、婺源、德兴、弋阳、万年、乐 平、鹰潭、贵溪、横峰、铅山、上饶、景德镇、吉安、福建等县市生源,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万余名建设人才。毕业生中,绝大多数从事小学教育,从小教岗位择优选调中教的达35%。成为中、小学骨干力量的占70%以上,从事行政或其他工作被提拔担任不同层次领导职务的达12%。他们以发展全面、基本素质好、适应性强、业绩显著等特点,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1、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再认识
2、“育人为本”内涵的研究与实践
3、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4、中外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
5、地方教育史的研究
6、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
7、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
8、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
9、中小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实践研究
10、重视和创新体音美教学促学生全面发展
11、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12、创办具有自身和地方的特色中小学校的实践研究
13、解决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践研究
14、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
15、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
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普及研究
17、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
18、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
19、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20、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
21、少年儿童德育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
22、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内容、形式、方法的探索
2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
24、良好习惯之项目内容、养成方法途径的研究
25、学生守则与日常生活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
26、改变坏习惯与养成好习惯的行为改造之个案研究
27、爱家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28、学习新时代优秀人物,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29、独生子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
30、青少年耐艰苦、抗磋磨及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研究
3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实践研究
32、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
33、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34、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
35、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
36、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37、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
38、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39、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40、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
41、紧密结合生活的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2、开展物理小制作小实验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研究
43、紧密结合生活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4、以化学理论方法开展环境调查活动培养环保意识的研究
45、紧密结合生活的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6、开展亲近自然和动植物活动培养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
47、结合“发展是硬道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8、以史为鉴知兴衰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研究
49、紧密结合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50、开展地理活动,促进地理能力发展的研究
51、改革体育教学适应大众化和全民健康需求的行动研究
52、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
53、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
54、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55、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每个学生有自己满意的发展前途的研究
56、“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
57、针对不同潜质学生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58、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
59、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60、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
61、新时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研究
62、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增强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
63、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
64、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睡眠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
65、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66、开发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选修课,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研究
67、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研究
68、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69、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70、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71、促进高中生自立自主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能力形成的研究
72、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建模与研究(含幼儿)
蔡先鹤、高仁福、詹彪、何寄成、詹文清等五位同志曾任校长。2003年以黄国玲同志为党委书记兼校长的新一任领导集体,坚定“卓越、超越、跨越”办学理念,坚定与时俱进信心,敢于直面困境,勇于迎接挑战,善于 开拓创新,开创“稳定中改革、改革中发展”的新格局。2004年以来,认真研习科学教育发展观,理性思考学校发展的新路子,稳步进行教育科学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一是构建了发展思路基本框架。包括确定“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按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办学”的办学思想,坚持“造就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中小学和幼教师资,培养一专多能广泛适应多种技术人才”的办学方向;构建“打造教育超市,实现宽进全育畅出”办学模式;树立“创品牌、创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确立“为每位学生服务,对每位学生负责,让每位学生合格,使每位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塑造“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平庸”的万师精神。学校改革发展崭新蓝图描已经绘就。二是不断改革创新,着力驱动发展车轮。包括继续改革招生制度,试行学生管理德育积分与学业积分制,以及教学管理施行分层教学和课程革新;后勤改革,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三是依托载体,刷新学校形象。一方面内强素质,推行系列新规章,强化内部管理,同时鼎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分步实施教师培训进修计划,提高干部教工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宣传,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改善外部良好形象。
万年师范亮点纷呈:领导集体空前团结,凝聚力、感召力、号召力、驾驭全局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日益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和谐的育人环境日益形成;办学特色日益显现;教职员工求新求进与竞争拼搏精神日益高涨;一支适应现代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日益成熟;办学规模日益发展,2004年达2200人。 总之,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发展前景日益看好。万师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虽然暂如逆水行舟,但勇立潮头,搏击风浪,大步前进。
校训
以人为本,厚德博学
校歌
青草飞扬
词 :姚日昌 曲 :沈国强
歌词
云紫峰下,珠山河畔,红色的土地桃李芬芳,
书声琅琅,歌声飘荡,未来的园丁茁壮成长。
我们品学兼优,我们充满理想,我们充满理想,
燃烧青春,啊 闪耀青春光芒 无限宽广
广玉兰边,青草坪上 绿色的生命沐浴阳光
,以人为本,厚德博学 可爱的校园蓬勃向上。
我们青春飞扬,我们献身教育,我们献身教育,
园丁之路,光芒无限宽广 。
招生就业处 | 刘并宗 |
校,长 | 周,丹 |
工会主席 | 戴辉军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刘并宗 |
党委副书记 | 林东伟 |
副校长 | 费丽君 |
总务处 | 夏崇勤 |
教务处 | 肖永真, |
以亭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 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亭榭融成一体。朴素自然, 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藏书万册